改革案例丨绿色浐灞:生态与经济相融合的城市典范

图片来源/西安浐灞生态区管理委员会


(资料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潘英丽

作为国内首个以生态命名的开发区,西安浐灞生态区近年来一举成为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并获得联合国“全球城市最佳绿色变革经典案例奖”,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生态建设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生态建设:打造绿色低碳城

西安浐灞生态区四周环绕着浐灞河水系。浐灞河源自秦岭北麓,穿过西安市区,在西安浐灞生态区附近注入渭河,是陕西省西安市的一条重要河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浐灞河城市段已成为西安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上世纪末,浐灞地区饱受三大生态灾害的困扰:污水泛滥、过度挖沙和垃圾围城,浐灞河城市段变成了建设盲区和垃圾堆放地,堆积了近500万立方米的垃圾,形成严重的环境问题,是西安市东部的生态重灾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满足城市扩容的需求,西安市于2004年9月建立了生态型城市新区——西安浐灞生态区。

谋定而后动,一张蓝图绘到底。从一开始,西安浐灞生态区就坚持以“治理河流带动区域发展,以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为发展思路,坚持规划引领,先治理后开发,通过生态重建,将受损生态区转化为生态补偿区,打造新兴城区。编制了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分段逐步快速实施全国第一个城市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西安浐灞生态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制定了西安市首部城市再生水全方位利用系统规划《西安浐灞生态区再生水利用体系规划》。

“在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冲突时,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底线,通过引入环保技术和管理措施,保护水资源、土壤质量和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为市民提供健康宜居的环境。”西安浐灞生态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水利部曾高度评价并认可我们在指标要求、工程措施、技术路线等生态建设措施以及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取得的成就,浐灞也成功晋级为全国第六个、西北首个国家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示范区。然而,要取得这一成就并不容易,我们克服了诸多困难。”

面对生态和建设两方面的矛盾时,西安浐灞生态区采取了管道网截污、雨污分流、修筑堤坝等措施解决了污染输入、防洪安全等问题,同时按照河流自然流向建设城市路网体系,形成了广阔的水域景观,体现出自然、生态的理念。还改变了堤筑方式,采用生态石、湖滨绿地等手段,增加了河岸线的景观价值和生态功能;顺势治沙,变废为宝,有效利用垃圾,节约建筑材料。城市增绿,绿化率达到48.5%,形成了连续的滨河绿带和绿化带。

除了治理水环境,西安浐灞生态区还注重资源节约和保护,推行了循环经济模式,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倡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回收再利用,并致力于打造低碳城市,推广清洁能源的应用,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如今的西安浐灞生态区,大片的绿化带和河流融为一体,随处可见绿意盎然的景观。

产业发展:培育绿色经济引擎

治理后的西安浐灞生态区借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特色产业,与其他地区错位发展,巧妙地通过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先后建成西安世博园等6座生态公园,按照就近原则,紧凑布局工作、居住、休闲等功能。在欧亚经济综合园区、西安领事馆区和西安金融商务区等重大项目上下功夫,培植了金融、会展、文化、商贸、旅游、物流、新能源等产业集群,并为这些产业提供投资环境和政策支持。

此外,率先开展分布式城市综合供热系统建设,初步建立了以污水余热、中深层地热利用为先导,以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为过渡的新型城市综合供热系统。西安宝石花绿色能源科技公司在转型为提供城市清洁能源供暖系统的过程中,得到了浐灞生态区管委会的关注和支持。该公司的技术总工兼新能源研究院院长王鹏告诉记者,管委会为他们的清洁能源项目提供了贴心的服务和奖励措施,管委会的专家也给予了很多指导和支持,促进了清洁能源的普及应用。

西安浐灞生态区还建设了科技研发园区和孵化基地,吸引大量创新型企业和高端人才聚集。尤思锐是来自突尼斯的年轻人,在法国留学期间学习了三种语言。出于对中国巨大发展潜力的认识,他选择到中国的亚马逊平台工作,并在西安浐灞生态区安家落户。尤思锐对这里美丽的景色和良好的商业环境赞赏有加,他自豪地向记者分享了作为招商大使和中外科研合作工作者所做的积极推广活动,成为中外之间的重要纽带。

西安浐灞生态区的城市业态构成中,华夏文旅(西安)度假区是一大亮点:占地600余亩,有剧院、海洋公园、水世界、小镇和商业设施,剧院上演《驼铃传奇》秀展现西安历史文化;海洋公园融合海洋和文化元素;水世界提供水上游乐设施。自2018年开业以来,共接待游客1701.24万人次。此外,宋城《西安千古情》项目占地118亩,截至2023年7月底,共演出1100场,接待游客302.73万人次。西安浐灞保利大剧院是西北首家保利剧院,容纳1400余人,举办免费活动推动高雅艺术普及,同时也推动了陕西原创优秀剧目发展。

除了经济发展,西安浐灞生态区还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公众意识培养,经常为市民开展环境教育和宣传活动,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氛围。转型后的西安浐灞生态区已从曾经的垃圾填埋场变成了一座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最佳实践区,为后代留下一片绿色、美丽的家园。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时报时评丨多渠道、多举措增收入扩消费

●视点丨PPI降幅收窄 将带动工业企业利润逐步回升

●解读丨全过程监管让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有的放矢

●聚焦丨四川:国有企业助力“四类地区”振兴发展

●区域观察丨苏州的成功能复制吗

总 监 制丨王辉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

关键词:

郑州3个区仓储供不应求 仓储超2000万平方

仓储是现代物流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鼓励仓储行业发展,今年7月底,河南出台的17条政策支持现代物流强省建设,第一条就提到

网易新闻 2022-09-16

美诺华2022年中报 上半年实现营收8.97亿元 同比增长29.74%

2022年8月15日,A股上市公司美诺华(代码:603538 SH)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2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 97亿元,

资本邦 2022-08-17

各行业工资单出炉!IT类最赚钱,还有这些钱景喜人

  中新经纬11月24日电 (张澍楠)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行业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究竟什么行业“最香”?被视为“高富帅”的金

2021-11-24

“狗咬人”事件当事人被撤职 多名干部被问责

  新华社郑州11月23日电(记者冯大鹏)在“狗咬人”舆情发酵后,23日晚,河南安阳通报了对涉“狗咬人”事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决定。 

2021-11-24

北京朝阳区来广营华贸城7号院6号楼解除管控

  11月23日晚,朝阳区来广营地区清苑路第五社区华贸城7号院6号楼正式解除管控。  11月23日,华贸城7号院6号楼583户管控居民进行了第四

2021-11-24

大连市将4个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11月23日大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指挥部发布,大连市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至2021年11月23日24时,大连市庄河市城关街道

2021-11-24

云南哀牢山4名遇难地质队员遗体已移交其所在单位

  根据云南省普洱市哀牢山 "11·15 "联合指挥部通报,2021年11月23日21时50分,4名遇难人员遗体已移交其所在单位。 【编辑:叶攀】

2021-11-24

郑州3个区仓储供不应求 仓储超2000万平方

仓储是现代物流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鼓励仓储行业发展,今年7月底,河南出台的17条政策支持现代物流强省建设,第一条就提到

网易新闻 2022-09-16

美诺华2022年中报 上半年实现营收8.97亿元 同比增长29.74%

2022年8月15日,A股上市公司美诺华(代码:603538 SH)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2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 97亿元,

资本邦 2022-08-17

各行业工资单出炉!IT类最赚钱,还有这些钱景喜人

  中新经纬11月24日电 (张澍楠)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行业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究竟什么行业“最香”?被视为“高富帅”的金

2021-11-24

第三届拉萨市旅游行业服务技能大赛决赛举行

  中新网拉萨11月23日电 (记者 冉文娟)第三届拉萨市旅游行业服务技能大赛决赛11月23日精彩举行。百余名选手经过层层选拔,经历初赛、网

2021-11-24

聚焦解决人兽冲突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启动专项行动

  中新网长春11月23日电 (郭佳 吴林锡)东北虎豹国家公园23日全面启动2021-2022年今冬明春清山清套·打击乱捕滥猎专项行动。该行动旨在

2021-11-24

呼吸治疗专家浦其斌逝世 曾多次参与公共卫生事件救治

2021-11-24

穗港澳职工交流基地挂牌 将带动更多穗港澳青年建设湾区

  中新网广州11月23日电 (蔡敏婕 罗瑞雄)“穗港澳职工交流服务基地”23日在广州挂牌。广州市总工会主席唐航浩称,设立穗港澳职工交流服

2021-11-24
x 广告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中公仓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8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